凯里碧波:能人回村产业兴

2023-03-02 10:53:16 来源:天眼新闻 分享到: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目前,凯里市碧波镇朝阳村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已到前期管护的关键时期。


(资料图)

村民付钦梅是这片果园的主人,清晨里,在安排好儿女用完早餐后,她就拿着工具来到果园忙开了。施肥、压枝、修剪、浇水、消毒杀菌……付钦梅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果树在她的细心呵护下再次焕发生机。

“管护技术是我丈夫教的,丈夫现在在上海那边务工,他一边上班一边找销路,要到采摘季节才回来。在他回来之前,我的任务就是照看好家庭,管护好果园,期待今年果园丰收,给家庭带来美好生活。”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付钦梅说。

近年来,碧波镇大力实施“鸿雁”工程,努力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鼓励引导政治立场坚定、热心家乡发展事业、有实力、会管理、懂经营、讲奉献、有文化、热情高的碧波籍人员回乡投资创业,积极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建设。

朝阳村在碧波镇的指导下,积极引导能人回村创业,目前实现能人回村30余人,实施回乡创业项目9个,蓝莓、白茶、精品水果等一大批农业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有效带动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家园得到美化,群众实现增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付钦梅的丈夫罗同连是朝阳村回乡创业村民之一。

2019年,罗同连在市农业农村部门、碧波镇及朝阳村的帮助下,发展精品水果种植50亩,涵盖苹果梨、猕猴桃、西梅、车厘子、冰糖梨等。2022年,猕猴桃、西梅、车厘子等出产水果上市6000余斤,除去肥料及雇佣人工等成本,罗同连还有约6万元收入。

资料图

“前期的管护我一个人就够了,果树在四月份挂果,最早五月中旬有水果出售,今年的产量预计要比去年多得多,丈夫回来了也会忙不过来,到时可能还要请人采摘嘞。”付钦梅说。

据悉,朝阳村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近百亩,目前年产值30余万元,解决长期就业20余人,带动季节性务工100余人,人均年务工增收约7000元。

同日,记者走进朝阳村相塘组蓝莓种植产业园,重焕生机的蓝莓树已含苞待放。回乡创业的种植大户赵通成正在带领工人给蓝莓树完成盖膜作业。

“去年我出售蓝莓60多吨,收入60余万元,光是支付工人的工资,就超过20万元呢。” 赵通成说。

2019年,朝阳村针对蓝莓产业,组织有种植意愿的村民召开返乡创业大会,赵通成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用三年的时间,将自己的蓝莓基地发展到200余亩。

村民采摘蓝莓(资料图)

赵通成告诉记者,在返乡种植蓝莓之前,他辗转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务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理想。返乡种植蓝莓之后,成了职业果农,工作不那么累了,收入也逐年提升。

“我们组有15户蓝莓种植户,种植面积从10余亩到200余亩不等,现在大家都是销往碧波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如果能够打通鲜果零售市场,大家的收入还会更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还会更强烈。”赵通成说。

据悉,朝阳村6400余亩的蓝莓已进入盛果期,2022年新增种植2000余亩,2023年将继续完成约2000亩蓝莓种植,解决长期就业1000余人,带动季节性务工5000余人,人均年务工增收7000元以上。

蓝莓种植产业园(资料图)

“我们村的蓝莓种植人员都是职业果农,掌握专业的种植管护技术,加上光照充足,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优越,出产的蓝莓鲜果营养成分高,口感佳,朝阳村蓝莓的含糖量也高。”正说着,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七支队派驻朝阳村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龙继接上了话题。

龙继说,不仅是蓝莓种植户,整个村的果农都有出售鲜果的愿望,目前朝阳村正在组织种植户,就如何提升鲜果品质、解决交通短板、提高鲜果市场占有率等进行研讨,让广大市民消费得到朝阳村出产的精品水果,促进精品水果种植产业良性发展。

通讯员:杨骥

二审:雷子德 杨秀华

三审:王志凯

关键词: 有效带动 不断巩固 逐渐形成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